球赛看盘软件下载手机版

新闻动态
逼近3000亿元!洛阳市上半年GDP增速5.7%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23:20    点击次数:131

【大河财立方消息】据洛阳市统计局,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,2025上半年,洛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(GDP)2925.3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5.7%,高于全国0.4个百分点,与全省持平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增加值92.8亿元,增长2.7%;第二产业增加值1205.1亿元,增长6.8%;第三产业增加值1627.5亿元,增长5.0%。三次产业结构为3.2:41.2:55.6。

一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

农业生产保持平稳。今年以来,我市扛牢粮食安全责任,抓紧抓实农田灌溉、排水、地力提升等关键点,高标准农田建设继续推进,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。上半年,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.7%,较1-3月加快0.8个百分点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9.6亿元,同比增长3.0%。经济作物生产形势良好。瓜果生产增速明显,上半年,全市瓜果面积2.32万亩,同比增长6.95%;产量4.62万吨,同比增长6.92%,较1-3月提升3.0个百分点。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,达到6.51万亩,同比增长5.4%,产量3.70万吨,同比增长8.5%。园林水果产量稳步增长,达到8.04万吨,同比增长4.1%。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小幅增长,全市蔬菜及食用菌面积38.15万亩,同比增长1.4%;产量110.45万吨,同比增长3.0%,较1-3月提升1.2个百分点。

工业发展动能充沛。今年以来,我市做强重点产业链,推进新型工业化,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,具有洛阳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。上半年,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8%,分别高于全国、全省1.5个、0.8个百分点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.8%,分别高于全国、全省2.4个、0.4个百分点。制造业支撑有力。上半年,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.4%,较2024年加快3.3个百分点,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速8.3个百分点。其中,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.9%,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速5.4个百分点。分行业来看,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,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102.1%、25.0%,较2024年分别提高103.6个、19.4个百分点,合计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速4.6个百分点。

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提质。今年以来,我市滚动开展“三个一批”活动,强化项目全流程管理,提高投资效益,项目建设有效带动投资增长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.4%,高于全国0.6个百分点,较1-3月加快1.7个百分点。工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。中州时代一期扩建工程开工入库,中航光电高端互联科技产业社区项目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,带动全市工业投资自1-4月以来保持两位数增长,上半年同比增长18.2%,较1-3月加快9.6个百分点,拉动全市投资增速5.2个百分点。分门类看,采矿业、制造业保持高速增长,同比分别增长43.9%、21.4%。民间投资增长较好。上半年,新开工民间投资项目275个,同比增加109个;新开工亿元以上民间投资项目46个,同比增加25个,带动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.2%,较1-3月加快3.1个百分点,拉动全市投资增速3.8个百分点。

消费市场活力释放。今年以来,我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落地见效,着力打造新场景、培育新业态,推动线上、线下消费融合协同,充分释放消费潜力。上半年,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1.7亿元,同比增长6.8%,高于全国1.8个百分点,较2024年加快0.6个百分点。其中,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63.1亿元,同比增长13.4%。以旧换新政策激发消费潜力。6月份,限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实现零售额4.2亿元,同比增长43.4%;通讯器材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.2亿元,同比增长36.7%,拉动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速2.1个百分点。小微企业彰显活力。全市限上批零住餐法人企业中,小微企业占比达43.0%,6月当月实现零售额5.3亿元,同比增长23.1%,高于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速12.1个百分点,为限上零售额增长提供有力支撑。个体住宿餐饮表现亮眼。上半年,全市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1.3%,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增长24.6%。部分个体特色民宿、餐馆登上小红书、微博等社交媒体,成为网红打卡地,上半年,住宿业个体单位营业额增长17.6%,高于法人单位8.8个百分点,餐饮业个体单位营业额增长29.5%,高于法人单位23.6个百分点。

服务业经济平稳向好。今年以来,我市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,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发展,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,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。1-5月,规模以上服务业重点行业中,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,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保持两位数增长,同比分别增长29.3%、24.9%。

二、新质生产力培育成效显现

新质生产力引领转型升级。以“四新一装备”等风口产业为重点,建设创新平台,培育创新主体,加强技术攻关,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。战新产业保持较快增长,同比增长11.3%,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速1.4个百分点,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12.9%,较去年同期提高1.9个百分点。其中,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24.5%,高端装备制造业增长21.5%。高技术制造业拉动有力,上半年同比增长71.7%,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速4.2个百分点,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9.1%,较去年同期提高3.7个百分点。分行业看,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03.2%。分产品看,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增长865.7倍,光电子器件产量同比增长51.5%,电子元件产量同比增长35.8%。

新动能投资活力迸发。全市上下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,真正把创新落到产业上、把主体落到企业上,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,转型升级持续加力。高技术产业投资高速增长。上半年同比增长110.3%,占投资比重达5.5%,较去年同期提高2.8个百分点,拉动全部投资增速3个百分点。其中,中州时代项目带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.7倍,是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。设备购置投资大幅增长。中州时代、洛宁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设备大规模到位安装,带动设备购置投资同比增长36.5%,占全部投资比重5.6%,较去年同期提高1.3个百分点,拉动投资增速1.6个百分点。

新需求拉动产业发展。洛阳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,打造多元化文旅产品与沉浸式文化消费场景,成功推动精神文化需求与现代消费相结合。近日,经河南省统计局认定反馈,2023年(五经普年份),洛阳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300亿元,达到354.54亿元,居全省第2,较2018年(四经普年份)增长64.58%;占GDP比重6.41%,较2018年提高1.74个百分点。

责编:陈玉尧 | 审核:李震 | 监审:古筝
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和讯网无关。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邮箱:news_center@staff.hexun.com